治疗方法:
内服方药:丹参30 g,山慈菇10 g,土茯苓30 g,忍冬藤20 g,萆10 g,薏苡仁30 g,黄柏10 g,苍术10 g,牛膝10 g,泽兰10 g,秦艽15 g,延胡索10 g,车前子10 g。
湿热蕴结证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金银花,痰浊阻滞证合用二陈汤;瘀热阻滞证加赤芍、白芍、乳香、没药、地龙。
用法:每日1剂,水煎取汁300 mL,日2次口服。
外敷自拟三黄散:黄芩30 g,大黄30 g,黄柏30 g,冰片3 g,白芷30 g,生胆南星30 g,乳香、没药各15 g。
用法:除冰片外,其它药物均研细末拌匀,依据患病部位大小取上药适量,另加冰片粉3 g以米醋调成糊状,局部外敷,再用纱布绷带包扎,每日换药1次。5 天为1个疗程,共治疗2个疗程。
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,血尿酸增高并沉积于关节、软组织等器官而引起的疾病。中医认为,痛风性关节炎常因过食膏粱厚味,湿热内蕴,兼因外感风邪,侵袭经络,以致气血凝滞,运行不畅.闭阻不通而成。”
治以清热化瘀,泄浊通络之法。选用山慈菇清热解毒、消痛散结;土茯苓解毒祛湿通络,《本草纲目》谓之“祛风湿,利关节,治挛骨痛,恶疮痈肿”;苍术、黄柏、牛膝、薏苡仁为四妙丸,清热除湿,通利关节,擅治湿热下注两足痹痿肿痛;车前子、萆加强泻浊解毒之力;秦艽、忍冬藤祛风化湿止痛,丹参、泽兰、延胡索活血通络止痛。
据现代药理研究,土茯苓、车前子、萆、黄柏具有排尿酸作用;秦艽可解除尿酸刺激引起的疼痛,苍术能降血糖;薏苡仁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,其脂肪油能使血糖量下降;忍冬藤具有抗菌降压作用。外用药中大黄、黄芩、黄柏清热泻火,消肿止痛;白芷、胆南星散寒止痛;乳香、没药活血化瘀止痛;冰片芳香走窜,通窍利滞。
本法以泄浊通络为主,又外敷三黄散以清热除湿,散瘀止痛,使药力直达病所。内外合治,共奏清热化瘀、泄浊通络之功。临床应用,对痛风急性期症状显效快,功能恢复早,且无明显副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