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方法:
方药组成:土牛膝15g,土大黄12g,土茯苓20g,土黄连10g,土鳖虫10g,忍冬藤20g,红藤15g,鸡血藤30g,青风藤15g,海风藤20g。
热毒炽盛、关节红肿热痛较重者加雷公藤20g,板蓝根20g;湿热俱重、关节肿胀灼热明显者加薏苡仁30g,黄柏12g;湿邪偏重、关节肿胀积液较重者加泽泻15g,车前子20g;伴有阴虚内热、舌红少津、脉细数者加生地30g,地骨皮20g;瘀重明显、关节粗大变形、刺痛不移者加穿山甲10g,牡丹皮12g;痰凝较重、皮下结节数目较多者加白芥子10g,海浮石20g。
用法:加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,原服激素者逐渐减量撤除。
类风性关节炎活动期以关节红肿、局部灼热、疼痛剧烈,筋脉拘急、舌红、苔黄腻、脉弦数或滑数为主症,甚或伴有发热、汗出等全身表现,属于中医热痹范围。其病因有内外之分。
外因一是由于风湿热毒直接侵犯筋脉关节,如《普济本事方》云:“风热成历节,攻手足指、作赤肿……甚则攻肩背两膝、遇暑热或大便秘即作”。内因乃与体质因素有关,如《灵枢·五变》篇云:“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”,说明身体抗病能力不足,卫外功能不强,容易招致外邪的侵袭而发生痹证。
然热痹发生之内因除具此一般内因外,还具有其特殊性,即患者多为阳盛或阴虚内热体质,若感受风湿热邪,则外热引动内热,内热呼应外热,内外合邪,触而即发,迅速成为热痹;若感受风寒湿邪,也易热化,转为热痹。
还有认为,脏腑积热蕴毒,热毒从内攻外,不需感受外邪,也可成为热痹。
综上,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为湿热毒邪著于骨节,壅塞经络,阻遏血行,不通则痛。毒、热、湿、瘀四者构成了该病的共同病理基础,治宜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活血通络。五土五藤汤中的土大黄、土黄连、土茯苓、忍冬藤、红藤清热解毒,青风藤、海风藤、鸡血藤祛风除湿,土牛膝、红藤、土大黄、土鳖虫活血通络。诸药合用,切合病机,故疗效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