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方法:
针刺:
取穴:取血海、梁丘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、内膝眼、外膝眼穴。
方法:常规消毒后,用30号1.5寸毫针直刺局部穴位。采用泻法,针刺隔日1次,留针30分钟/次,中间行针3次。
中药内服方:熟地12 g,山药12 g,独活12 g,桑寄生12 g,青风藤12 g,海风藤12 g,莶草12 g,骨碎补12 g,丹参12 g,鸡血藤12 g,炙甘草6 g。
用法:1剂/天,水煎分2次服,早晚服用。
针药并用7天为1个疗程,疗程间休息2天。治疗4个疗程。
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“痹证”“骨痹”等范畴。《内经》曰:“病在骨,骨重不可举,骨髓酸痛,寒气至,名曰骨痹”。认为本病与肝肾亏虚、筋骨失养、风寒湿邪外侵等因素有关。
血海、梁丘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、内膝眼、外膝眼为局部穴位,针之能疏筋散结,活血除痹。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解除膝关节周围保护性反射而导致的肌肉痉挛。中药经验方中熟地、山药补益肝肾强筋骨;独活入肝肾祛风胜湿;
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;青风藤、海风藤祛风通络,舒筋止痛;莶草祛风湿,通经络,利关节;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;鸡血藤舒筋活络行血;丹参活血祛淤止痛。诸药共奏补益肝肾强筋骨、舒筋活血、祛淤止痛之功。
治疗膝骨性关节炎,针药并用,针刺以疏筋散结,活血除痹,中药内服以补益肝肾强筋骨,舒筋活血止痛,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。